
在台南公會堂旁的日造木屋,記載在昭和四年(西元一九二九年)時,由日本人柳下勇三設立了料理食堂,稱「柳下屋」或「柳下食堂」,後來則簡稱「柳屋」,十分難得的跟公會堂、吳園一起被保留了下來。
 |
 |
台南公會堂(吳園) |
公會堂內展覽室中以中日文記載著柳屋的歷史 |
 |
 |
公會堂展覽室裡還有柳屋的木造模型十分精緻傳神 |
奉茶的葉東泰先生接手經營,以柳字分拆,命名為十八卯,並舉辦了末日告白茶席,邀集了台南許多的人士,穿著白衣黑外套,發表完「末日感言」後品嚐「最後一碗圓仔湯」,活動一直持續到深夜,隔日則於清晨卯時開幕,並讓大家一起享用「重生早餐」。
 |
 |
葉東泰先生(立者)是一位風雅人士,對文化保存很有一番獨到的見解(圖為他2012年為忠義國小老師講課) |
重生早餐(圖取自網路) |
關於重生早餐,稀飯代表五行,黃色南瓜粥在中間代表大地,黑色代表玄武,青色代表青龍,紅色代表朱雀,白色代表白虎,主要是取五行八卦的意義,很有創意想法。
一樓是提供喝茶及享用輕食的地方,桌椅選用了符合空間氛圍的木桌及藤椅。 二樓可以看到完整保存的日式房屋格局,空間則當成不定期的展場。


這裡確實是一個與三五好友泡茶閒聊的好地方,由於這幢老房是文化局列管的古蹟級的建物,裡頭是不可以用火的,所以十八卯是不賣餐飲的,最多只能提供素食的什錦麵,不過,在這麼有氣氛的地方還是泡茶就好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