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台南測候所
原台南測候所建於日本明治31年(1898),同時間興建的台北與澎湖等地的測候所現均已拆除,因此台灣南區氣象中心是台灣目前僅存的日治時期氣象站,且是唯一至今未曾改建的,所以具有建築保存的歷史價值,民國87年5月9日通過將台南測候所列為市定古蹟,並於民國92年9月2日升格為國定古蹟。
原台南測候所的建築基本是以機能為主要考量,因而在式樣造型上及空間上配合氣象觀測。在此圓形建築中,整體結構是以3層同心圓,由內到外依序為風塔、環形通道及環形事務空間,簡潔的動線連貫不同機能的事務空間,最內一圈往上延伸成為圓筒塔,上面擺放各種儀器;內圈與中間圈為走道;中圈與外圈間原來則是辦公處所。俗稱「胡椒管」的中央風力塔為收分狀煙囪造型之磚造承重牆,上下端部以層層出挑的簷口作為收頭。除中央圓塔外,其餘部分上鋪屋瓦,日治時期使用黑瓦,光復後採用水泥瓦及鬼瓦,瓦壠呈十八條放射狀排列。外環牆牆面在日治初期僅飾以灰泥,直至日治中晚期才改以十三溝面磚。另外,測候所的基臺高95公分,其中附壁柱下緣為石造基座,柱腳及外環牆下緣同為外凸之石材連接十八邊形,石材下方則為外飾洗石子。